威士邦WSB-MJ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具系统

  • 时间
    2016-11-10
  • 用途
  • 分享到:

视频简介

现有预应力技术碳纤维板宽度采用100mm或50mm,厚度为1mm~3mm的长方形薄板,直线度偏差≥2‰,外观表面呈圆弧,纤维受力不均衡;施工安装时难于保证两端锚夹具在同一轴线受力或同一水平面受力。先张法或后张法为克服这种弊端,均需采用在碳纤维板和混凝土结构层之间填充环氧结构胶粘剂的方式减少碳纤维板破裂现象。环氧结构胶粘剂的填充厚度达10~60mm(跨中厚两端薄),影响结构受力传递,环氧结构胶辅材成本高于碳纤维板主材成本,现有技术性价比差。先张法或后张法张拉控制应力只能发挥材料标准值得40~50℅,碳纤维的高强度特性未得到有效发挥,对结构补强的效能也较低。环氧结构胶养护固化需中断交通施工。碳纤维预应力损失后无法二次张拉。

威士邦预应力碳纤维板(筋)技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碳纤维高强度优势,展现出碳纤维预应力加固技术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名  称:

威士邦WSB-MJ预应力碳纤维板(筋)张拉锚具系统

特  点:

锚固底板开槽嵌入,小螺丝群锚,销键传递拉应力,无应力集中薄弱点;板(筋)单束张拉,两点一线自助调整受力中心,安装便捷,张拉时无安全隐患;碳纤维板强度高(标准值≥2850Mpa),宽厚比小,受力特性好,锚具安全储备大,锚固系数≥0.95,张拉应力≥0.65♂b,碳纤维强度利用率高;板(筋)既可单束使用,也可多束成组使用,分段锚固,加固补强效能高,可运用于中、大跨径桥梁上部结构,满足不同构造或加固补强力值要求;每束板(筋)张拉控制应力均能单独实现初装时可检、可验、可控;采用无粘结安装方式,运营维护时可量化监测并实现二次张拉;可满足桥梁不中断交通应急抢修快速加固施工。

用  途:

◆ 钢筋混凝土桥梁受弯、受拉构建的裂缝修复加固

◆ 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主动加固补强

◆ 大幅提高桥梁结构承重荷载能力的加固补强

◆ 有效提高桥梁结构刚度,降低挠度的预应力主动加固补强

◆ 特别适用于空间小、补强力值要求大的构件加固

组  成:

◆ 锚具和锚具锁固座

◆ 锚固底板

◆ 碳纤维板(筋)

◆ 碳纤维复合板材胶

◆ 穿心顶和反力架(重复使用)